如果把古井贡当作一杯酒,你先注意到的是香气:那是收入增长率在告诉你的故事。别急着给出结论,先来个清单化的“品鉴流程”。
步骤一(收入增长率)——看历史:取公司近3-5年营收,算复合增长率(CAGR)。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与Wind数据,判断增长是由量价提升还是渠道扩张驱动。若营收增速高但毛利率下滑,要警惕“促销换增长”的假象(参考:公司年报)。
步骤二(市值扩大空间)——比估值、比天花板:把古井贡的市盈率、市销率与茅台、五粮液等同类龙头比较;再结合白酒行业空间(中商产业研究院白酒行业报告),判断市值来自盈利提升还是估值修复。若品牌力和渠道可持续,市值有被重新定价的可能。
步骤三(市场情绪)——量化与定性并举:看资金流向(机构持仓、ETF流入)、媒体与社交热度。Wind与同花顺数据可以给你“量”,舆情与研报给你“质”。情绪高涨时短期溢价常见,但也容易受资金面波动影响。
步骤四(现金流量对比)——利润表不是全部:对照经营性现金流/净利润、自由现金流率,与同行做可比分析。一个持续有现金回流的酒企,比单纯利润财务漂亮的公司更抗风险(参考:公司现金流量表)。
步骤五(治理与绩效)——看管理层激励与关联交易:董事会结构、管理层持股、关联交易透明度以及审计意见,都是判断长期绩效的关键。治理达到一定水平,利润可持续性更高。
步骤六(阻力位触及)——技术与基本面结合:先看历史高点与换手密集区,再看关键均线与成交量。若股价接近长期高点且伴随高换手,短期阻力明显;若基本面支撑强,突破后能打开空间。
整个流程强调“先量化、后定性、再决策”。权威来源参考公司年报、Wind数据库与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以保证结论可靠。
最后,别忘了场景思考:宏观收缩、消费下沉或品类重构,都会改变结论。用上面的流程做一次自己的尽职调查,比单看一个指标更稳。